普京已确定要来华,特朗普非常期待,中美俄元首能在北京碰头吗? 全球外交圈屏息以待!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宣布普京将在中国停留四天,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全球外交圈的关注。他特别指出这种情况非常少见。对于习惯于高强度压缩行程的普京来说,这几乎是一个破天荒的举动。他的日程表上安排了上合峰会、全天候双边会谈以及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等重要活动。每一项都直接指向中俄战略协作的核心。当普京与中方领导人并肩站在抗战纪念观礼台上时,不禁让人想起红场阅兵的历史画面,只是这次主场换到了北京。
大洋彼岸,特朗普也表达了强烈的访华意愿。他在五月曾急切表示愿意马上飞往中国。六月初收到中方邀请后,他迅速接受,并提前送上“大礼”——美国财政部罕见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。美国需要中国,因为其80%的稀土命脉掌握在中国手中,从F-35战机到特斯拉生产线,都依赖这条供应链。
三国元首同框的想法像一颗震撼弹投入地缘政治棋局。如果成真,这将是冷战结束后三十年来中美俄首次在非国际会议场合齐聚。特朗普的“效率主义”风格为此添了一把火:2019年G20峰会上,他曾24小时内连会多国领袖,创造外交奇观。这一次,借中国主场同时对话两大对手,完全符合他的交易逻辑。
然而,障碍重重。东京最先拉响警报,日本政府通过多边渠道向美国紧急传递“关切”。若特朗普与普京在抗战纪念活动上握手,日本在历史认知问题上的尴尬将无处遁形。美日军同盟根基可能被动摇。日本承担着美军亚太前沿部署的重任,而美国需要日本推进印太战略。尽管近期美日在防卫费问题上争执不下,但同盟底色未变。
德国《明镜周刊》联合智库调查显示,63%的政界人士担忧美俄“私下交易”,让欧盟沦为局外人。2015年伊朗核协议谈判时被排除在外的记忆至今刺痛欧洲神经。特朗普本人则是最大的变量。临时取消美朝峰会、突撤叙利亚驻军,反复无常已成他的外交标签。美国近年煽动“否认二战贡献”的叙事,与中俄高调纪念的立场直接冲突。若没有足够利益驱动,他很难站上这个象征意义极强的舞台。
中俄则已摆出从容姿态,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,人民币结算几乎全覆盖,联合军演常态化牵制美日。普京称中俄关系“前所未有”,访华四天正是这份底气的体现。此刻,北京筹备抗战阅兵的每一步都在重塑国际权力图谱。仪仗队踏过长安街时,世界将看到什么?是普京与中方领导人的并肩而立?还是特朗普突然现身引发全场哗然?又或者,历史性同框真的从猜想变为现实?全球外交官屏息以待,这场大戏的结局可能改写未来十年的棋局规则。
亿配资,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,中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